继价格战后,比亚迪的技术战宣布打响。
4月7日,比亚迪公关部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企业自主开发的Ti+DCT技术将首先搭载于G6 1.5Ti车型上,该款比亚迪最高旗舰车型将会在上海车展 首发亮相。
“未来,比亚迪3系以上车型将全面实现搭配"直喷+涡轮增压+双离合"的技术,实现更低的油耗更高的功率,拥有更优的操控和驾乘体验。”前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直以新能源汽车挂帅的比亚迪,寄望通过传统汽车的技术革新,抢占更广阔的市常而且,这也是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次完全拥有这一世界领先发动机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开发新发动机
油价的上涨和环境的恶化使消费者在选购汽车的时候,对其燃油经济性作出了比过去更谨慎的考虑,再加上国家近年来鼓励汽车工业发展节能车型,企业研发新能源车的热情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涨。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对传统汽车技术的改进,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自1989年以来,中国增压器的需求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而大众TSI国产以来,1.4TSI车型一直供不应求,“涡轮增压”早已不是新名词。去年上汽联手通用汽车计划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技术,成为跨国巨头与中国汽车企业首次在世界领先的发动机技术上展开合作的案例。
据了解,比亚迪此次自主研发的1.5Ti发动机在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上均大于现有2.0L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以G6 1.5Ti为例,最大功率为113 kW /5500 rpm, 最大扭矩240 Nm /1750-3500 rpm。而大众1.4TSI引擎的数据分别为96kW/5000rpm和220Nm/1750-3500rpm。
尽管从参数上显示比亚迪的引擎优于大众,但在实际驾驶时,前者能否展现出与数据相同的水平仍需要验证。
另外,采用全铝材质也是比亚迪1.5Ti发动机的优势所在。“涡轮增压发动机寿命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状态缩短了使用寿命,采用全铝材质的比亚迪1.5T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比亚迪方面表示。
涡轮增压技术通过涡轮增压器提高进气密度,可以全面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型以及排放指标等综合性能,给发动机注入强劲动力,被誉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目前中国销售的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自主品牌车型有荣威550(报价 图片 参数)、瑞麒G5等,今年又有比亚迪和长安汽车宣布加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连刚近日表示,未来一到两年内,中国长安的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会推出汽油增压发动机,届时将搭载在长安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上,“将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先在轿车上搭载,之后再在长安微车上逐步推广。”2009年,湖南天雁在国内增压器主机市场份额达到22%以上、重型柴油发动机气门国内主机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
由于首次发布涡轮增压技术,有业内人士估计比亚迪在研发时得到了外国企业的协助。“在小排量涡轮增压方面,参与力帆直喷增压汽油机项目的英国里卡多公司有一定知名度。”
整合产业链
外行造车却能连续5年保持销量同比翻番的发展势头,加上股神巴菲特的青睐,使比亚迪成为业内的“黑马”。旗下畅销车型F3仅用4年多的时间,即实现累计销量50万辆。
但是去年销售51.98万辆、同比增幅不足16%的业绩却让这家快速奔跑中的民营企业不得不冷静下来,对企业的策略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暂缓渠道扩张、收缩批发量、加快提供新车等的“营销新政”标志着企业进入王传福口中的“稳定增长期”,他由此预计,比亚迪今后每年会保持10%-20%的增幅。然而按照这个增速计算,比亚迪几乎不可能在2015年登上中国汽车行业第一的高峰。
今年2月,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在微博上写道:“今年还计划打一场技术战。3系以上车型全部可实现搭载:直喷+涡轮增压+双离合器。秘密准备了很长时间,今年亮剑。”
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对传统汽车动力技术的改革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换芯”之举也有还击的意味。但“换芯”以后的自主品牌能在多大程度上抗衡合资大军,目前却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参考。
2011年,理念、宝骏等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上市,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正面的冲击,“合资杀得凶狠,伪自主步步逼近。无他,做好品质、做好服务、做好技术,做好营销,自立自强。” 夏治冰毫不讳言业内日趋白热化的战争和各阵营的混战。据了解,今年比亚迪两款高端车型S6和G6将陆续上市,3系还推出了一款两厢车G3R。而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将主推“城市(报价 图片 参数)公共交通电动化解决方案”:用纯电动轿车e6和纯电动大巴K9替代现有的城市出租车和公交大巴。
目前外界最关心的“T版”车型价格尚未公布,比亚迪也通过消费者竞猜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换芯”的影响。对于“换芯”会否增加成本从而提高车价的疑问,比亚迪方面回应道:“比亚迪自主开发的Ti+DCT技术,依靠垂直整合策略,对上下游供应链进行整合,有效降低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本,生产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不断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