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越卖越火,直接带火了1年车龄新能源二手车的残值,但3年腰斩的魔咒仍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人唯一不变的,就是善变。
一股风潮起来之后,逐渐形成趋势,就会有无数人加入之中,趋之若鹜。细看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如此,时间甚至不超过3年。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距离年初预测的160-170万辆差距极大,那一年里,新能源车主是以网络段子的身份所生存的,燃油车车主口中的“智商税”;
2020年,风向开始转变,那一年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王传福的“将自燃从电动车历史中抹去”,成为金句段子;
2021年和2022年,是消费市场反转之年。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特斯拉国产后的不断降价,马路上绿牌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网络里,现实中,新能源车主终于在舆论上可以正面和燃油车主硬刚。
简言之,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技术愈发成熟、价格越来越低,甚至比燃油车都低,不用交购置税、养车用车省钱、能实现空调自由、续航越来越长、充电越来越快、明显更智能等等,这一切,至少在消费者层级让人觉得燃油车竞争力越来越差。燃油车拥趸们,最后在舆论PK中能稳赢的,只剩下“新能源不保值”这一条。
但,随着销量越来越高,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一家家汽车行业专业机构开始发布相关报告,这种优势,也正在慢慢殆尽。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不断增高,燃油车是否遇到了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里的保值率,升升升
就在今年开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最新的年度报告,之中的很多数据和你我的固有认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简言之,之前的新能源车二手价格腰斩时代,初步结束。甚至不少车型的保值率已经接近燃油车。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二手车不值钱的局面在慢慢被打破。
而讨论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和销量的轨迹一样,也要将时间回调至2019年开始。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新能源保值率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分类进行引入,之中共包含了31款车型的1年车龄保值率,保值率最差的是广汽新能源传祺GE3的47.7%,保值率最好的是特斯拉进口Model 3的93.8%。简言之,2019年仍处于新能源的腰斩时代,毕竟开1年就赔掉超过30%的车型就有超过10款。
另外,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也在2019年年末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这份报告中,情况要比流通协会发布的更加惨烈,超过300公里续航的1年车辆车型里,保值率最高的Model X为67.46%,保值率最差的荣威Ei5只有35.61%。
两份报告整体只能说明少数问题,因为样本量不够大,且都选择的是表现较好的车型,但即便如此,其保值率也并不算高。
这种情况到2020年有了明显改善,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新车在不断爆发,保值率的真实情况也得以进一步显现,而这种真实情况就是,2020保值率相比2019有所下降。同样在流通协会+精真估的报告中,排行前15的1年车龄纯电动车型中,除了第一名的Model X为90.21%外,排名第二的Model 3直接成为77.99%,而在最保值的15款车中,也有59.57%的轩逸·纯电。插电混动的保值率要略高,主要因为保时捷Panamera和宾利添越的保值率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报告中,尽管插电混动Top15的成绩很好看,但随着新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更多你我身边常见的较低价车型,其并不出现在前列榜单中,往往低于60%,这也意味着仍处于腰斩时代。
2021年,新车销量发生巨大增量,销量352.1万辆,增长了1.6倍。Top15纯电中,第一的宏光MINI EV为85.85%,第四的汉EV为79.57%,第13的Model 3为72.8%,开始初步追平了那些比较保值燃油车的表现。插电混动Top15中,即便是第15名的宋Pro DM也有71.85%。
然后,最新的一份为2022年年度报告。这份数据中,其传递出的信号变成了“腰斩时代”已经基本结束。纯电动中,Model Y的1年车龄保值率87.29%夺冠,榜单中基本均为大家所熟知的车型,第15的汉EV也有79.32%。而PHEV领域,卖爆了的秦PLUS新能源排名第四,也有81.91%的1年车龄保值率。
所以,总结一下保值率报告的变迁,在新能源保有量越来越高,消费者兴趣越来越大的同时,其保值率确实得到了明显增加。但,相比燃油车而言,其实差距还比较明显。主流1年车龄新能源的保值率,基本等同于丰田、本田燃油车3年的数据(77.65%、76.31%)。
当然,1年车龄新能源车的保值率逐步追平很多燃油车的3年保值率,这和现实之间的出入,并不小。
现实中的二手新能源车,坑坑坑
出入的来源,在于当新能源车进入第2-第3年车龄时,其保值率会与第一年产生极大的出入。
华东、华南,因为气温、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中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感官上广州、上海、深圳路面,绿牌车的数量已经隐约要超过燃油车的蓝牌,再比如蔚来最近发布的蔚来ET5已经在很多地方销量超过宝马3系。
有大量的保有量之后,二手车的流通自然是水到渠成。不过,如今的现状更多是本地车商“不敢收”,消费者也就“买不到”,正如今年年初,网络中流传的那张广州车商在门口大牌写着“不收特斯拉”那样。
江苏的二手车商李力(化名)说,“我在苏南做了10多年二手车,2022年赔的钱最多,同行里好多人现在玩不下去了,有不少人就是因为拼了一把二手车,加速了离场。”
这之中的主要原因有2个,第一是新能源汽车虽然消费者越来越认可,但消费市场并不稳定,价格战一直动态的在打,民用领域二手车车价几乎永远低于新车,随着新车的涨价与降价,二手车的价格在不断波动,于是二手车商的收车价格是处于高点还是低点,直接决定接下来赔多少钱。而对于他们来说不幸的是,为了抢市场份额,竞争越激烈,价格越透明,大趋势就是新能源新车价格在不断的下探。
第二点,则在于,新能源新车的进化速度,远比燃油车快太多。电池厂商出一个新技术,比如刀片电池,车企们出一个新技术,比如从DM到DM-i,比如从长城到奇瑞都在做的DHT,供应商和车企合作出一个新技术,比如蔚来NT1到NT2的进化,再比如NGP/NOA/NOP等一大堆领航辅助驾驶的落地。
这,都会让市场趋势发生快速的转变。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会让之前还处于高保值率的老车,一夜之间蒸发掉超过10%的残值,换算下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我们手里的钱,得快速转起来才行,资金链断了就玩不下去了。去年特斯拉涨价提车慢的时候,确实不少人赚了钱,甚至车主倒订单也能赚个几千,但后面几次连续官降之后,我手里平均一辆特斯拉平均赔5万。”这,是广州车商飞哥的心声。而且,除此之外,在我们和华东、华南二手车商的交流中,大家的共识是二手新能源车的水太深,玩不明白。1年保值率确实在不断增加,但1年卖车的人是少数,拉到3年这个燃油二手车的流通习惯点上,大多数新能源车的保值率还是接近腰斩的水平。名气没那么大的车型,甚至是打3折。
不少车企也在近几年推出了“保值回购”政策,但留给消费者的效果根本不明显,因为政策是政策,到了实际的回收动作中,对车辆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甚至于轮毂上的某一个磕碰,都会被揪出来作为不符合标准的质疑点。
就像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大爆发那样,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在残值上如同HTC那样,前一个月还风头正盛,但后一个月却只能卖一半的价格,当今特斯拉二手车的走势曲线,也类似于三星手机当年遭遇激烈市场竞争时的状态,残值不断下滑。至于车主所说的,只要我不卖,残值就还在。这也是充满冲突的伪命题,毕竟市场竞争的激烈度在提升,新技术的应用在不断落地,车不可能开一辈子,总有要更换的那一天。所以,只能如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规律一样,开的越久,亏得(相对)越少。
保值率缓缓升起,然后重重摔下?
还有一个核心变量,正在让二手新能源车保值率进一步遭遇挑战。
汽车行业里,那些满身技术储备的巨头,总会完成转型,市场的格局一直在快速变化,不可能永远只是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们身处绝对的领先高位。随着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在真正动摇跨国车企的命根子,完成转型后的下一轮硬碰硬,也已经呼之欲出。
最近新能源领域最大的新闻,并非宁德时代曲线进入美国,和福特进行合作,以技术换市场。而是比亚迪将DM-i技术,在中国车市里做到了10万元以内。网络中爆出的3天增加1.5万多个订单,这个成绩在现实中只多不少。
比亚迪丐版车型的价格,略低于大众、丰田、日产等为人熟知合资紧凑级车终端优惠后丐版车的价格,但配置、空间、动力上,却等同甚至超过同级合资中配车型。这一手,比亚迪的操作,稳准狠。据我们和比亚迪4S店的沟通,该车型目前可知的提车周期在2个月,但并不妨碍订单快速增长,且新订单中有超过50%的换购是现有合资车车主。
当然,一款车的出现,就能快速改变市场格局,这个话题还有些魔幻。但如果参考比亚迪的下一步动作,新一代DM技术今年会完成推出。那,现有的DM-i技术,就还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
另外,再从全球视角观察这个话题,宝马奔驰的新技术平台,已经确定将在2024-2025年快速落地。大众的MEB平台也会在发布4年之后,迎来MEB+的迭代。续航里程起步就能在500公里以上,且更关键的是,德国汽车工业完成转型之后的降本能力优势。
那新的局面就是,30-50万的豪华车市场里,奔驰宝马的大量新技术会落地,甚至可以大胆展望一下德国已经落地的L3级自动驾驶来到中国,真正允许脱手驾驶,虽然从政策角度看,这很难。10-20万的细分市场里,大众有望把车价降到更低的水准,当前中大型SUV ID.6系列的入门版本终端价格已经能进入20万元之内,而随着平台更迭,它的中配车型进入20万元之内,现有的日系同价位燃油SUV大多数为紧凑级,德系有望对日系燃油车完成新一轮抢夺。
快速的竞争,新技术的不断落地,更低的新车价格,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二手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汽车市场需要更大的流通可能性,比如消化至俄罗斯,消化至南美中东等新兴区域。至于下一步的流通向何处,没人知道确切的答案。但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让消费者有真正的汽车消费欲,因为残值的剧烈下滑,大多数人会愿意延迟消费,让自己的车辆残值,有更多心理安慰。
作者丨黄强
来源:维科网·新能源汽车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维科网·新能源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