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最近又涨见识了,这次是特斯拉给上的课。此前,特斯拉在美国、欧洲等地区陆续降价之后,网传特斯拉本周将在国内再次降价。
Model 3 的起售价或将进入 20 万以内。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见了,谣言只是谣言。
*图片来源特斯拉今年首次涨价
但最意外的是,作为今年挑起价格战的始作俑者之一,特斯拉竟然在美国市场迎来了首次涨价,特斯拉 Model S/S Plaid , Model X/X Plaid 涨幅为 2500 美元。
结合一季度,特斯拉总收入约为 233.3 亿美元,净利润约 25.13 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224 亿美元,盈利下跌达 20 % 的财报。
许多小伙伴认为:特斯拉可能顶不住了,为了提升盈利业绩,选择了将高端车型售价下调。
但几乎在同一时间,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愿意牺牲利润,在短期内提高销量,重申了对降价的承诺。
更夸张的是,特斯拉甚至可以采用“零利润”的方式来销售新车。所以,未来特斯拉的新车售价是涨还是降?如果一旦成真,国产新势力又该如何应对呢?
高端车涨价确实与利润无关。
咱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端车型涨价是不是意味着特斯拉扛不住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季度,特斯拉 Model S/X 的交付量仅为10695辆,销量占比很小。
即便涨价能够带动盈利,可相比 20 % 的盈利下跌,也只是杯水车薪。
同时,此前特斯拉的几次降价,官方均表示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有关,但这次特斯拉 Model S/X 涨价,官方却未给出具体说明。
老狐猜测:特斯拉高端车型销量不佳,与最近频繁降价有直接关系,高端车型主要看溢价能力,大幅降价的苦果已经反噬到了品牌号召力上,既然是非走量车型,反倒不如通过涨价来带动品牌形象的提升。
至于马斯克“短期提升销量”的目标,特斯拉的 Model 3/Y 等主销车型,未来或许仍然会降价。
一方面,在盈利下跌之后,股东已经表达了对马斯克的不满,并强烈建议其将工作重心放置在特斯拉,避免因推特等分散精力。
压力给到了马斯克这边,既然计划是牺牲利润换取更多销量,今年的目标完成情况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而根据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全球共交付了 42.2 万辆,达成了历史新高,但与马斯克争取 200 万辆,保底 180 万辆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不排除为了提速销量,特斯拉再次大规模降价的可能。
毕竟本身成本控制能力就有优势,如今锂等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也意味着特斯拉拥有了更多资本。
此外,更狠的还有盈利模式的转变,马斯克的“零利润”售车内核逻辑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特斯拉在该领域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未来可以通过自动驾驶软件来盈利。
事实上,诸如座椅加热订阅付费等后续收费项目,特斯拉已经首开先河,随后奔驰、宝马也跟着“学坏”了,纷纷开辟出新的盈利赛道。
至于“零利润”售车是否存在漏洞,国产新能源又该如何应对?我们还是值得讨论一下的。
机器能“干掉”人?蔚来将推新品牌PK特斯拉
转换盈利模式没问题,但对于消费者实际购买来说,是存在漏洞的。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在伦理层面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毕竟正常人有手有脚,主观具备驾驶能力,所以自动驾驶技术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
如果特斯拉真敢“零利润”售车,那么肯定会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后期不订阅自动驾驶服务,是不是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特斯拉的盈利又是不是存在损失的风险呢?
老狐认为:新能源赛道仍然处于萌芽期,产业洗牌,车企们都在探索各种新模式,马斯克的“零利润”售车更像是一种概念,与实践存在很大距离。
另一边,蔚来与理想也有了大动作。蔚来这边将推出两个全新品牌,阿尔卑斯”和“萤火虫”分别为内部项目代号,并非品牌名。其中,“阿尔卑斯”定位中端市场,竞争对手主要为特斯拉、丰田、大众、福特等品牌。
这里有一处潜台词:在蔚来内部定位中,并未将特斯拉当作豪华品牌,而是普通品牌。
“萤火虫”则是尺寸更小的车型,两个品牌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发布。据英媒 Autocar 报道,蔚来欧洲负责人表示:新品牌将根据欧洲市场的偏好,推出紧凑级车型。
在以往,由于紧凑级车售价偏低,成本压力会更大,但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给蔚来提供了入局的机会。
同时,相比特斯拉的优势,蔚来欧洲发言人称:新品牌同样提供换电服务,且设计与用料的精致感,将会让用户满意。
理想则是对市场预估超前。李想提出了“五常汽车品牌”概念,即 2023 - 2025 年,就是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的 1943 - 1945 年(二战的最后三年)。
*图片来源李想个人社交平台
2025 年 12 月新车销量中 NEV 的占比会达到 80 % 以上, NEV 五大常任理事品牌诞生。
除了上海车展发布的 800V 超充纯电解决方案,最近理想的 MPV 纯电新车也频频曝光,续航里程有望突破 1000 km,通过长续航和提升充电效率,来破局纯电市场。
老狐觉得:为了达成销量目标,特斯拉的主销车型,售价仍然呈下降趋势,但应该不会像马斯克说的“零利润”售产品那么夸张。同时,高端车型销量不佳,特斯拉是否算豪华品牌等质疑,也突出了售价频繁调整的弊端。
另一边,在原材料价格下降之后,蔚小理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也具备了更多的成本控制能力,并不断向中低端入门市场下探,新能源下半场战役即将打响,您更看好谁?
来源:36氪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36氪,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