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裁员只解近忧愁?汽车业正在经历什么

裁员只解近忧愁?汽车业正在经历什么

作者/来源:维科网·新能源汽车
2023-05-18 10:02:28

裁员是唯一选择?

“裁员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

由于正在经历向电动汽车过渡的阶段,全球汽车企业纷纷采取裁员和收购策略以降低成本,自从去年以来,国内外各大巨头均开始“人员优化”,而且是毫无征兆的。

在外界看来,与谷歌、Meta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所面临的裁员浪潮有所不同,汽车行业裁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市场持续低迷、供应链不稳定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则是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一些传统工作岗位逐渐消失,但同时也催生了如软件开发和新型零部件等新兴岗位。

1.jpg

这也让人联想到了去年马斯克在宣布收购推特后,仅仅7天便开启了“清洗式”大裁员,虽然并非汽车行业,但波及范围甚至包括CEO、CFO等高管,也包含设计师等普通职员。马斯克给出的直接原因是:每天亏损400万美元,裁员是唯一选择。

所以毫不意外,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也选择裁员用来及时止“损”。

裁员的背后

5月4日,据财联社援引外媒消息,通用汽车在其位于底特律郊区的工程中心裁减了数百名全职合同工。

此次裁员产品研发部门拥有数千名工程师、设计师和其他员工,负责开发未来的汽车模型。该公司曾于1月提出一项计划,将在2023年底前削减20亿美元的年化开支。公司高管表示,正在采取措施以应对经济和汽车市场状况恶化。

另据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4月25日公开的一封信显示,Stellantis集团计划在美国裁减约3500名小时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Stellantis首次裁员,在去年7月,Stellantis也曾在意大利裁员1820人。今年2月份,据意大利工会的一份声明显示,Stellantis与大多数工会签署了一项涉及至多裁员2000人的协议,裁员2000人。

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在媒体电话会上表示,他需要考虑在北美和其他地区生产电动汽车的额外成本,并可能采取对策来保护利润率。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当被问及是否可能进一步裁员,他表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今年2月份,福特汽车宣布,为削减成本并在电动车市保持竞争力,未来3年将在欧洲地区裁员3800人。福特汽车称,该公司计划通过自愿离职的方案实现裁员目标。截至目前,福特汽车已因电动化转型裁员超过1万人。

这股裁员的浪潮也波及到了中国市场。上周三据相关报道称,福特中国近日开始裁员,按照N+3来赔偿,人数超过1300人。截止目前,福特方并没有就此事给予否认,并表示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将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努力实现在华业务目标。

在外界看来,持续的亏损,电气化转型上的迟缓是导致“裁员”的主要因素。据福特中国的数据显示,2022年福特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为49.6万辆,同比下跌33.5%,市场份额为2.1%,在中国亏损5.72亿美元。

几乎是和福特同步,5月4日,沃尔沃汽车宣布计划在瑞典裁减约1300名办公室员工,以削减成本。未来几个月沃尔沃全球运营部门Volvo Personvagnar将裁减约1100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极星汽车官方也宣布,作为努力削减成本的一部分,其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并且已经冻结了招聘工作。

据极星首席财务官Johan Malmqvist表示,公司正致力于降低运营成本。他指出公司正在“对我们的员工队伍采取目标明确的措施”,并补充道:“鉴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正在努力控制成本。”

2.jpg

而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风生水起的韩系品牌起亚也因“裁员”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悦达起亚为实现电动化转型,业务及人员结构需要整合,该公司安排管理岗员工分批次轮休,第一批轮休时间长达一年,此举被外界认为是“变相裁员”。

紧接着悦达起亚也从侧面证实了裁员这一事实,并称,“此次公司内部人员的变动情况,是为顺应全新的电动化时代,积极主动创新变革,加速向电动化品牌转型而进行的正常调整。”

虽然裁员目前只是几家车企的举措,但裁员背后的真相其实格外残酷。

止损点进一步扩大

不止汽车公司,作为前几年还在持续吸收新就业的汽车业上下游,从今年也开始变脸了,例如此前红火的动力电池行业就开始频频传出产能过剩,甚至裁员的声音。

在今年年初有消息称,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业务正在裁员。根据网传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文件,亿纬动力制造中心将开展“人员效率化专项”行动,“人员效率优化基准人数15966人,各BU在此基准人数上,人员效率化目标32%。”

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文件为真,“这个人员效率化目标的总体思路是提升未来人均产值。总体路径有两条,一是当前开始建立无人区,成熟产线压缩下来的人给新工厂,不减人。二是按单GWH人员配置招聘新员工,控制招聘规模,达到总体控制范围。”

3月28日,锂电负极材料国内市占率前五的尚太科技发布《关于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的公告》称,公司决定里城道基地自2023年3月28日起陆续停产,在停产期间,公司将妥善安置和分流员工,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或处置,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生产运营。

尚太科技同时表示,“里城道基地的停产实质上不仅不会对2023年整体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反而有利于公司缓解库存压力,减少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业界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降温,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趋缓,一些公司只好减产降薪裁员自保。另一方面在于去年行业已显露出产能过剩的苗头。

不只是动力电池行业,自去年以来,裁员、倒闭、市值暴跌的冷水不断泼向自动驾驶企业,而2023年上半年自动驾驶行业也同样面临着此类困境。

据界面新闻消息,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已并入菜鸟集团,达摩院将为离职员工提供“N+1”或“N+1+1”补偿方案。此后,达摩院本身将不再保留相关业务和团队。

这意味着,阿里自动驾驶从实验室前沿科技探索,转入场景业务落地实战。阿里相关人士确认该消息属实,并解释称“因业务需要”。

同样布局低速无人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独角兽Nuro在短短半年内宣布了第二轮裁员,Nuro发言人表示,裁员将影响约340名员工,占公司现有员工的30%。Nuro联合创始人朱佳俊和Dave Ferguson将本次裁员归因于“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力量,导致需要改变我们建立Nuro业务的方法”。

在今年1月,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IDG)被曝裁员,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事业部(ACE)下属的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业务部。

放眼全球,去年年底苹果被曝已放弃推出“L5级”全自动驾驶车辆。紧接着大众和福特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宣布关闭。而在今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 3个月经历两轮裁员。

总的来看,无论是车企相继裁员还是汽车业上下游反应出目前汽车行业的内卷程度之大,无论是出于降本增效还是业务调整的原因进行裁员,都或多或少体现了企业面临的一些困境。

不过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裁员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解决短期困境实现降本,但绝非长久之计。要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下生存下来,还得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持续提升经营质量才能更好地走出困境。

来源:维科网·新能源汽车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维科网·新能源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