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焦虑,口号喊得就越响亮”,壮胆用的。
11月9日,奇瑞在新能源之夜上放了一句狠话,“没有奇瑞汽车的混动市场,是不完整的。”距离掌门人尹同跃放狠话刚过去一个月,上次他说,“明年奇瑞将不会再客气。”
对于这两句狠话,我就一个评价,“越焦虑,口号喊得就越响亮”,壮胆用的。狠话一大堆,现实是新能源车型在奇瑞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7%左右。
并非是奇瑞手里没技术,偏偏是因为奇瑞手里一直有技术,却仍旧没有摆脱对廉价微型电动车销量的依赖,纵观奇瑞搞新能源转型的这些年,“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至今也没有折腾出个名堂。
这两年,奇瑞觉得又到了一个“不破不立”的时候了,做过多次尝试。随着“瑶光2025”战略的发布,星途星纪元、iCar等新品牌推出,说是要冲高端,又和华为捆绑合作,说是要打造出科技的标签。
已经错失先机的奇瑞,又该如何做到尹同跃希望的“后来者居上”?毕竟,尹同跃也说了,“在新能源上绝不靠亏损来换取销量。”
一扫射一大片,扫射到了谁也不重要。在互联网和科技圈这些门外汉闯进来造车的这些年,震天响的口号都让我们这些看客们觉得无聊了。
当然,我们信与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奇瑞有没有找到新能源市场的打造重点?这并不是靠技术,靠“冲高的决心”,就能完成的。
什么时候奇瑞主动公布新能源销量数据了,那时候再高调喊口号,也就没有人质疑了。
“起大早,赶晚集”
“在新能源方面,奇瑞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现在我们要做到后来者居上!”“2023奇瑞科技DAY”活动上,尹同跃再次强调了奇瑞的变革之心。
一直以来,奇瑞总是让人感到矛盾的,想要聊明白奇瑞并不容易。因为,奇瑞总是在踏实做事和不断推倒重来之间摇摆不定。这和掌舵人尹同跃的性格有一些关系,永不停歇地“折腾”,可以算是他掌舵奇瑞这些年里留下的一个非常醒目的“坐标”。
技术出身的他,为奇瑞塑造了“技术崇拜性”的企业风格,他所推崇的也是像大众教父皮耶希这样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在技术上偏执,在质量上偏执,当然在做企业上也很偏执。
所以,奇瑞能在2010年成立新能源,“起了一个大早”并不让人意外。同样不让人意外的是,14年过去了,奇瑞仍旧没有在新能源领域有一款有话语权的车型。
虽然奇瑞说,“没有奇瑞汽车的混动市场,是不完整的”,但是这些年少了奇瑞的混动市场,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市场是最直白残忍的,只看得见老大和老二的PK。
10月份,两个同样出身自安徽巢湖的技术狂人,都取得了一份“创新高”的成绩单。比亚迪拿到了“有史以来”的30万元的单月销量,奇瑞则是首次突破了20万辆单月销量。
不同的是,比亚迪以混动和纯电车型布局,奇瑞的是燃油车占90%以上,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双面开花,“中国每出口五辆车,其中就有一辆是奇瑞。”
即便如此,尹同跃的开心,也不能像王传福那样彻底。比亚迪电动车势如破竹,300万辆的年销量指日可待。虽然我觉得奇瑞在燃油车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之下,还能取得单月20万辆的成绩,实属难得。
对,后面要接“但是”了。
但是,新能源“赶了一个晚集”,产品从未占据市场主流地位,靠着两款A00级别的小型车来撑场面让尹同跃苦恼了很久。
早在2010年,奇瑞开始尝试新能源汽车,推出了纯电动车型奇瑞QQ3 EV。随后几年,奇瑞推出了蚂蚁eQ1、QQ冰淇淋等车型,支撑起了奇瑞新能源的销量。
2022年销量数据显示,奇瑞销量123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约在23万辆,约为18.7%,且多为单价不高的小型电动车。
长期对低端市场的依赖,埋下了隐患。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市场,萎缩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一些。彼时,奇瑞在新能源转型的故事,又该如何自处?
后来的故事,老生常谈。随着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熊猫等竞争对手的加入,再加上市场出现了萎缩,奇瑞拿市场份额的程度,越来越难。
而且,手里握着技术的尹同跃,并不甘心在激烈抢夺2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高端市场份额时,花样百出的榜单上没有奇瑞的名字。而且,奇瑞已经连续数月没有单独公布过新能源板块的销量数据了。
“东一榔头,西一锤”
“我们现在就一个目标,要打倒奇瑞,奇瑞要消灭奇瑞”。
已经不再年轻的尹同跃,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他也深知,再不全面进攻新能源,恐怕“起步早,下滑快,声量弱”的困局再无转圜余地。
意识到,和做到,是两码事。
为了缓解困局,奇瑞又采用了用惯了老办法,“多品牌、多车型”。从燃油车时代用到新能源时代,一直用到现在。“别人造什么车,奇瑞才造什么”,车型混乱到眼睛都花了。
比如,就拿被尹同跃捧到金字塔尖的星途来说,在不超过20万元的价格区间里面,搞出了凌云、揽月、追风系列。善于“啃硬骨头”的捷途,旗下产品也眼花缭乱,捷途X90,X90子龙版,X90PLUS,X90酋长,X90至尊版,分不清。就连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场,有大蚂蚁、小蚂蚁、无界Pro……产品系列极其臃肿。
“奇瑞这么多年,产品布局,技术推出,都没有非常确定的节奏。”没有一个能够确立高端品牌的调性与市场认同,这就导致奇瑞的脚步变得慌乱,多跨度车型,高端品牌,一拥而上。
在新能源时代,找不准节奏的情况,更明显了。比如,目前奇瑞在中高市场的布局,有插混版的瑞虎7和瑞虎8,星途追风插混版本,捷途大圣i-DM等多款价格重叠度高的车型。
又犯下那个老毛病,光有技术不行,但解决不好“奇瑞只会自己打自己”的残酷事实。所以,喊狠话,也是因为奇瑞的焦虑已经不想做任何掩藏了。
尹同跃也提到“没有高端品牌的品牌实际是很可怜的,甚至是没有未来的。”于是,“痛定思痛”“不破不立”,伴随着尹同跃走过了很多年的词汇再次被提了出来。
奇瑞科技DAY上,尹同跃公开反省,“奇瑞过去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但现在到了必须做减法的时候。”明年不会像今年这么客气了,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
奇瑞的不客气,把筹码放在了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技术奇瑞”的底色,一是在新能源产品上发力布局。急于突围的奇瑞,在内部鼓励奋斗的时候,外部也抛出橄榄枝。
今年4月,奇瑞构建了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为核心的全新品牌矩阵。iCAR是独立电动品牌,星纪元序列聚焦纯电和增程两大赛道,捷途将在2024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
本以为品牌布局已成定局,奇瑞又官宣发布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风云,加大对混动领域布局,计划两年内推出11款车。内卷之外,奇瑞还与华为合作,打造了智界S7,希望增强在中高端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频频发布新品牌和新系列,看得出来奇瑞迫切希望让“理工男”血液里不仅流淌着汽油,还要充满代码与电流。
奇瑞的减法,好像和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这么多品牌的加持,奇瑞规划了数十款车型,技术也不是专门给到某个品牌,而是集团共享。奇瑞能做好区隔吗?
做得好,叫品牌战略清晰。做不好,仍然会被认为“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病急乱投医。
“明年我们不客气”
狠话是今年放的,但是在去年奇瑞披露“瑶光2025”战略时,拿出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银河生态四大技术领域,就迫切展现了深耕电动化、智能化赛道的决心。
奇瑞一直将技术作为第一卖点,而且偏执。尹同跃曾说过:“我们真是穷到极致的情况下,研发的预算也一直没有压缩过,所以叫技术奇瑞。”
但是,揣着一桌子硬技术却不知道如何打出去的奇瑞,一直被诟病不会营销,这么多年高端品牌一直立不起来,也是吃了不懂用户的亏。同样的,如何走智能化赛道,尹同跃仍然选择了用技术说话。
去年科技日时,立项了很多技术项目。一年后,宁德时代的超充电池、地平线的大算力芯片、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上车等,加上“大卓智驾”,奇瑞的全新技术底座正式搭建完毕。
奇瑞在技术上的坚持,一直被称赞。“奇瑞人始终勤奋执着,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技术,老老实实做产品。奇瑞只能吃技术饭,只能吃质量饭,未来我们要吃品牌饭、生态饭,要靠为用户不断创新价值来吃饭。”
但是,奇瑞也知道,新的市场环境下,只追求技术、闭门造车是不够的,一定要研究市场和用户行为的变化,和尹同跃曾说的“和尚去买菜,肯定不会进肉铺”是一个道理。
“从过去以产品开发为重点,转变为以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把技术创新摆在产品开发的前面,大胆追求颠覆式创新、融合式创新。”尹同跃表示。
所以,为了摘掉“燃油车过重”的帽子,奇瑞为旗下四个品牌做了定位。“奇瑞是值,捷途是野,星途是享,iCAR是潮。”这是四大品牌的关键词。
奇瑞希望每一个品牌都要有不同的定位,每一款产品都有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技术和不一样的卖点。
虽然,我也不清楚奇瑞在大量产品推出的时候,如何去界定不同品牌的定位。不过,摆在尹同跃面前的,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奇瑞给予明确回答。
其一,在已经有领导者的混动市场,节奏慢了的奇瑞,如何打好混动技术牌?其二,星纪元序列和新品牌iCAR之间,如何区分?互相协作,而不是互相挤压?
根据规划,奇瑞将在 2024 年全面发力新能源,今年 第四季度发布超级混动 5 款,E0X 高端电动 4 款,两年内发布超级混动 24 款,E0X 高端电动 15 款。就在昨天,风云正式发布,风云A9、风云T11两款概念车也一起登场,来势汹汹。
奇瑞确实需要发起新攻势,但是产品布局是不是太多了一点?原本燃油车产品版本就偏多,需要精简,还是希望奇瑞谨慎行事。
“新能源车型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密集上市,带动新能源销量的快速增长”,尹同跃表示,奇瑞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但他也强调,绝不是靠亏损来换取销量,这是奇瑞不做的事。
毕竟每年200亿元用于研发,奇瑞希望推出的一款车型就能成为“明星大单品”,但很难。大多数新能源品牌仍难以盈利,奇瑞又该如何在不依赖亏损的情况下实现销量增长呢?
虽然奇瑞手上有很多技术,但是在智能电动化领域,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能太浮躁。至于,太浮躁的尺度如何平衡,考验着奇瑞。
太多的问题,等待着尹同跃和奇瑞去回答。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作者:BusinessCars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作者:BusinessCars,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