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企业 >氢通能源:以“链主式”模式创新,助产业高质量发展

氢通能源:以“链主式”模式创新,助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2025-02-18 19:59:10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双碳”目标引领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氢能作为重塑能源体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正以磅礴之势迅猛崛起。从产业链前沿探索,到工业化规模扩张,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多点开花,氢能产业的每一次发展都吸引着无数目光与资源汇聚。

2月13日,在浙江金湖,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通能源)氢能装备制造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作为一家专注于风电、光伏指标获取为抓手控制氢源,布局制氢、用氢产业链两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以来,氢通能源聚焦“链主式”模式创新,稳步促进氢能产业“价值链、技术链、供需链”协同发展,积极携手产业链伙伴一道做大、做强。可以说,金湖项目的落地,堪称氢通能源产业布局的关键落子,更彰显了氢通能源对绿氢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以及携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1.png 

锚定氢能版图 创优发展启新程

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方向——氢能,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链复杂。从多维度精心布局,到以点带面、撬动整个氢能产业生态……可以说,氢通能源将电解槽制造项目选址金湖,绝非偶然。

多年来,以“全球领先的氢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氢通能源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解槽和氢燃料电池系统,联合科研机构对核心材料进行前瞻技术布局,全力构建互联网物流运力平台,以氢能前沿科技助力行业发展。

在氢通能源眼中,金湖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优势,为绿氢制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绿电”源泉,更为电解槽的稳定运行和后续绿氢大规模生产筑牢根基。同时,氢通能源还计划将电解槽业务的未来上市主体置于金湖、形成企业主体优势。

根据规划,金湖项目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动工,首期 9.5 亿元资金的注入,将如同种下一颗产业发展的“金种子”,后续成长为“参天大树”。在此基础上,氢通能源还将进一步延伸电解槽生态,在金湖搭建研发平台与测试平台,形成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闭环,全方位赋能绿氢产业高质量进阶。

放眼全国,氢通能源早已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多点开花。2024年 4 月,氢通能源与中国华能强强联手,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 240MW/310.4MWp 观光牧场光伏发电站及 8710 吨/年电解水制氢项目成立平台公司,18.5亿元投资精准发力,激活当地氢能发展新动能。

9月13日,氢通能源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赉特旗构建300MW风力发电制氢示范项目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签署。项目设计年产氢气规模9600吨,配套建设智慧综合能源站2-3座,助力优质风光资源变现产业优势,促进运输设备更新,解决运费高等实际问题。

 2.png

2015年伊始,氢通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政府围绕建设1GW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项目进行洽谈签约,设计制氢能力为5万吨/年,用氢场景为新建年产27万吨绿氨工厂以及配套的储运设施及相应的生产管理设施。

此外,在包头、新疆、四川、安徽等更多区域市场,氢通能源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如繁星点点勾勒出氢通能源全国性产业版图轮廓,打造氢能全链发展闭环。

 3.png

推动行业进步  全链驱动谋发展

当然,氢通能源的脚步不止于项目布局,更着眼于推动氢能行业全方位进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终端应用拓展,致力于全方位激活氢能产业发展潜能。落地金湖后,氢通能源将秉持着产业协同发展理念,积极导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一方面,氢通能源主动投身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行项目,为金湖公共交通注入绿色清洁动力,让市民提前感受氢能出行魅力,以实际行动为氢能交通商业化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另一方面,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氢通能源果断开启加氢站等相应设施的投资建设之旅,破解“加氢难”困境,为氢能车辆畅行无忧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氢能产业在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4.png

而在更广泛的领域,氢通能源聚焦氢能矿卡研发,精准对标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勇气,加速推进国内首创、全球最大吨位氢能矿卡量产交付进程,为矿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提供硬核解决方案,进一步重塑矿业运输绿色生态,引领重型运输装备向氢能转型潮流。

核心技术加持  科技创新破壁垒

当前,在氢能产业发展进程中,成本始终是横亘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的一座大山。作为氢能产业链链主,氢通能源集团以氢产业链核心技术创新为核心,立足资源能力禀赋,正在分阶段、有侧重打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实现产品及服务组合涵盖从上游制氢到下游氢能应用多个环节,形成产业闭环。同时,氢能产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也要依托官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构建先进创新生态,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推动氢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这其中,聚焦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技术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攻关,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应用端需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层面和商业模式层面的条件,如更大范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高速公路免通行费政策等举措,从而加快氢能产业放量提速。

作为绿氢制备的关键,电解槽技术及其成本控制更是重中之重,依托对创新科技与产业生态的深刻洞察,氢通能源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面推进产业进步。曾几何时,电解槽价格在千万级别高位徘徊,高昂成本严重制约绿氢产业扩张步伐。对此,氢通能源潜心钻研,从电解槽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通过持续优化电极材料、改进电解槽结构设计、提升系统集成效率等一系列技术革新手段,实现技术飞跃。

 5.png

如今,电解槽成本已大幅降至 300 万元左右,成本降幅超 60%,这一斐然成绩背后,是氢通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更是企业对技术研发矢志不渝投入的见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本降低并非依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侥幸,而是实打实通过技术进步达成,根基稳固,可持续性强。

氢通能源董事长任亚辉介绍:“当下,氢通能源手握碱性电解槽和 PEM 电解槽两大装备制造体系、各展神通。其中,碱性电解槽已在性能指标上取得亮眼成绩,电密可达 8000A/m²,综合能耗低至 4.5kWh/m³,并且经过三个月稳定试运营,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凭借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优势,大幅削减生产成本,成为绿氢大规模廉价制备的中流砥柱;同时,PEM 电解槽则聚焦小规模离网制氢的应用场景,满足特定细分市场需求,并与碱性电解槽优势互补,稳步拓宽绿氢制备技术路径版图。”

放眼未来,伴随对绿氢战略的深度践行以及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升级,氢通能源将继续以“全球氢能产业领军者”为方向,积极探索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市场多元化场景应用,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能源汽车网,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