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核查有关情况的声明》,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届时将对外公布。
早在今年初,有媒体报道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有部分车企通过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了骗补产业链。其后,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以及发改委四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拟通过自查与现场督查的方式,全面核查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与使用情况。
核查工作主要针对的是2013年度、2014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核查范围覆盖全部车辆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含公交、客运、专用车等)、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
如果不出意外,在今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四部委有关新能源汽车骗补情况的调查结果将会正式公布,而此前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存在骗补行为的车企,将会被曝光甚至被清退。
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高兴的是,部分投机取巧、贪图小利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蛀虫”终遭惩处;悲哀的是,过去四部委及政策部门陆续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力促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在市场效果尚未显现的初级阶段,就不得不从扶持转向监督。
可以确定的是,此番四部委针对部分车企骗补行为的核查,无疑也会使新能源汽车热潮不再持续疯涨,正如树苗要经常修剪才能更加繁茂,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成熟才能更具发展持续性。
此前四部委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退坡”机制,目的是要通过补贴政策紧缩来刺激市场,进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化发展。而这一次,政策部门针对骗补行为的核查,更多体现出的是政策部门依托通过行政手段来强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化。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完成从起步到规范、从稚嫩到走向成熟的初级阶段,产业政策就不得不从引导变为监督、从市场倒逼变为强制规范。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各自在期待依托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宏大目标之前,只猜对了梦想的开头,却没有想到过程却如此不堪。
近两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之下,在大部分拿出真金白银着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市场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逐步打开,新能源汽车也开始被更多的私人消费者所接受。
据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为31772辆,同比190.6%。今年1-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均超9万辆,同比增长近130%。
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无论是传统汽车抑或新能源汽车,其成熟是市场孕育出来的,而非外力使然。尤其是仍旧处在起步期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处在一个绝对的买方市场。然而当补贴政策尚未完全退出,补贴金额仍能左右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时候,就使得一些骗补车企有了可乘之机。
更关键在于,这些骗补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国家补贴等社会公共利益,更在打消其他着眼长远布局的新能源车企的积极性——它们仍需利用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的空档期,提高核心技术实力、完善售后服务和逐步打开市场,而不是承受那些“不成熟”车企通过忽悠消费者谋取眼前利益、搅乱市场的代价。
从一定程度上看,与传统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有着长长的产业链条,其走向成熟的过程必然也是由内而外、多方因素组合变化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讲,依托此次四部委针对骗补车企的调查和惩处,整体为新能源汽车降降温,对肃清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环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