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V网讯,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就比亚迪电动车深圳事故问题接受了采访,他认为电动汽车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要脚踏实地,否则真正走向产业化,“会有很多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许敏:电动车着火,我认为不只是比亚迪,比亚迪也不是第一个发生这类事故的企业,其他企业也开始断断续续发生这个事了,不过死人可能是第一次吧,对企业打击也比较大。
实际上在今年全世界的电动车大会上,大家好像也意识到这一点,电动车哪怕是技术成熟、可以产业化,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够投入到大量使用当中。
传统汽车毕竟经过了上百年的优化,发现了很多问题,大量的可靠性试验、大量的用户试验,最后慢慢达到了今天安全可靠的程度。
电动车是个新的东西,比亚迪这个产品是第一次被大众在中国的土地上真正使用,这种汽车在目前的情况下碰撞可能就是一个越不过去的坎,或者是目前大家根本就没碰到过,这确实是个问题。
这只是我觉得电动车将要面临的一大堆实用阶段所带来的可靠性、安全性等很多问题之一吧。
记者:但是不是要靠客户的生命作为代价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呢?还是我们在开发阶段就能够充分地用碰撞等各种各样的办法提前发现问题,来挽救这些不必要的牺牲?
许敏:这个我不知道,各个企业的做法不一样,但不只是我感觉到,整个行业包括国外都感觉到,即使电动车现在技术成熟了,真正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会有很多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内燃机毕竟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问题,电动车也不会例外的,毕竟是新生事物,所以这个事情,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一定必然性。
记者:产业初期风险是必然的,这个观点已经是确定的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那么,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因为电池的不成熟,咱们在产业方面是不是稍微走得有点急呢,包括国家的政策?
许敏:我是这样觉得的,地方政府主导推得太厉害,推得太急,饭要一口一口吃啊!这个事情如果推得太急就会出事,很多人说现在电动车是大跃进,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这不是一个正常产业行为,这是一次政治运动,凡是政治运动来推动一个产业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想象不到的惩罚,主要是技术上的惩罚。
我的确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中央政府、科技部很冷静地进行考虑,把目标定得比较切合实际一点,也能够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验证我们产品的成熟度,否则所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是一般用户的生命作为代价来验证,那就是很惨的事情。
记者:也就是说,不能把产业初期应该由厂家来进行的大量的、长时间的验证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许敏:讲难听点就是这样,但他们不是有意的,是无意的。
另外一点,由于前期的电动车都是处于一种快速成型或者是研发阶段,真正按照工装的方式做出来的不是很多,我相信比亚迪这台车肯定是按照正常的工装做出来的,但是不是通过了寿命验证、各种各样残酷的事故验证,这个很显然,没有。如果经过了事故验证,肯定会对它的模具、设计有进一步的优化。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传统汽车的验证标准在电动车里要不要改?改哪里?如何改?这都是一系列的新课题。这些东西不去研究,拿传统的汽车来做电动车,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误导。
那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电动车?我也不知道,大家在研究,毕竟电动车跟传统车不一样,有好多独特的地方。有一个观点说,锂离子电池就是个炸弹,你撞上个炸弹,你叫它不炸,这是不大可能的事,这东西跟内燃机汽车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碰撞有什么样的要求?对电池应该怎样保护?这都是一些新的课题。这地方有没有把功课做足了,我本人不知道,不敢说,我不知道他们做了多少功课。
我觉得从整个行业来讲,对这个事情目前有点重视不够,没有做足够的功课,只是先把这个车搞出来,先创造一些所谓的效应吧!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什么都行,反正是没有把真正的事情做好。
记者:我们从技术上分析,有的机构说锂电池的天然属性就决定了它是易燃的东西,电解液是易燃的,电极、隔膜是聚酯材料做的,也是易燃的。这个说法是对的吧?
许敏:这个说法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我刚才讲得比它更难听,我说是炸弹极端了些,实际上就是易燃物、易爆物,就这么回事。
现在全世界的汽车正在向着智能化、永远不会碰撞的方向发展,我认为真正的电动车可能要等安全技术发展了以后,车联网让车和车之间永远不撞,才能大规模投入使用。
这个做到以后,可能电池碰撞问题能够得到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你稍微等一等,再搞电动车不是很好吗?你非要让它按照传统的方式撞,它受不了的。
记者:就是说电动车、锂电池从物理天性上很难完全避免燃烧、爆炸。
许敏:对,你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锂离子电池咋回事?什么叫做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都是极度活泼、易燃易爆的东西。
记者:那是否像您刚才说的,等到车联网发展到车和车之间不会碰撞会比较安全一些?
许敏:那就在前面了,差一步就到了,再稍微耐心等一等,那个技术马上就到了,沃尔沃的车碰到人都停,已经是差不多了。
记者:现在有人说像比亚迪这次结果这么惨痛,是它的电池,整个电池包的外壳做得不够科学,如果电池外壳结实一些可能也不会这么惨痛。
许敏:这就是我所讲的,电池这种东西从机械设计角度要有新的标准。我没有讲白了的是,电池包要不要弄个铸铁的,随便怎么撞都撞不坏。那样的话,做到什么度是刚好?这东西都很难说,这个东西没有足够的证实,我只能这样讲。或者是标准还没有,或者是标准本身就是传统车的标准,没有对它进行特殊的改变、改善。
记者:电池外壳用什么材料、什么结构会比较安全一些?
许敏:这个东西你要想随便怎么搞、怎么碰都不会出事,就搞很厚的壳,这就是一个工程问题。太重太扎实成本上去了,太便宜一碰就出事,这就是个适度适量问题。到底这个适度的度在哪里?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越便宜越好?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
记者:除了外壳原因,好像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点、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点短路会造成升温,也很容易引发燃烧和爆炸。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