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规划》也对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进行出了区别定义: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列为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被归入节能汽车之列,作为当前推广普及的对象。《规划》认为,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尽管在早前的意见稿中出现的“2015年中/重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100万辆”的硬性指标在《规划》中已被删除,但《规划》明确了企业平均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将在2012年开始进行考核,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这一变化被视为更加灵活与务实,并将促进混合动力等节能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普及。盖世汽车网初步测算,未来5年内混合动力的产销将达到百万辆之巨,中国市场将迎来第一轮的混合动力产业化浪潮。
驱动混合动力汽车中国市场加速产业化有三股力量,共同作用引爆混合动力的产业化进程。
第一,中国能源危机的潜在压力迫使政府需要在促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政策方面有足够的力度。中国2011年的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1亿辆,在包括2012年在内的未来10年里,以平均每年新销售2000-2200万辆计算,10年后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接近3亿辆(报废比例非常低)。这意味着车用能源消耗可能是现在的2倍以上。目前中国车用燃油占燃油总消耗量的近55%,而石油的进品依赖度已近55%,如果10年后车用燃油需求是现在的3倍,那么仅此一项新增量就可以让中国石油的进口依赖度可能达到近80%以上,巨大的能源危机风险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对于新增的车辆,提高燃油经济性并逐步转换汽车能源提供方式是巨大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
第二,感受到政策的推动所产生的市场机会,国内外的汽车厂商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加大力度。事实上以丰田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已于今年在中国市场上对推出多款混合动力车型,并制定了更贴近消费者消费预期的价格。对于雷克萨斯和凯美瑞等中高端车型,混动的价格接受度已明显提高。虽然节能与新能源规划中的长期发展方向是发展纯电驱动,但5年内,由于纯电驱动还有技术上的难点尚未解决,最终产业化比例最高的将是混合动力汽车。
第三,未来5年内,消费者对于混动力汽车的接受度会逐步升高。中国的消费者当下仍是以首次购车及升级车辆的群体为主,对于传统能源汽车仍抱有较大的热情。因此,短期内,对于纯电动汽车,不仅对其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对其安全因素的担心,也存在一着消费心理上的障碍。但由于政策的鼓励,以及未来可期的不断升高的油价,混合动力车将如同现在的SUV车型一样,成为另外一个购车升级的风尚。
随着促进节能及新能源汽车规划相关的政策落实,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逐步进入加速产业化的时期。结合成熟市场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渗透曲线,记者初步测算了未来5年混合动车汽车(含普通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产销量,从2013年起将分别达到1.5-2万、5万、15万、30万和50万,5年共计产销过百万辆,中国迎来混合动力的第一轮爆发。
目前,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仍处在培育阶段,但政府对汽车企业节能与减排的要求与标准已经明确化。从这一点来看,本土企业发展混合动力抑或其他节能减排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市场竞争需要,同样是为了满足具有强制性的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因此从必要性而言,中国本土企业应尽早做好技术准备,否则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力下滑市场份额丢失的局面,更有可能因达不到市场标准而被淘汰出局。
而单单就发展混合动力的机会而言,尽管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本土企业有机会,但机会的大小却因人而异。在我们的采访调查中,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认为,本土企业的机会比较大。他表示在传统汽车的发展上,中国在落后许多年的情况下起步到今天已经稳占有一席之地。而混合动力的发展历史不长,技术并非难以超越;本土企业在传统汽车发展上积累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快学习掌握这一技术。此外,通过合作、收购以及政府的市场准入要求等方式也可加快技术流动的过程。但也有人士认为,政府目前采取的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开放态度可能使得外资迅速占领混合动力市场,而留给自主品牌的机会将少之又少。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混合动力作为被证实的有效节能途径,是本土企业在制定各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目标需要认真考虑的路径之一。而更重要的是,汽车的电气化并非一蹴而就,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等问题仍是悬而未决,纯电驱动的终极目标何日实现仍是未知数。在这样的前提下,放弃已被证明可行的混合动力抑或等待都可能错失发展的战略机会。
来源:CNEV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CNEV,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