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冯德莱恩表示:“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
欧盟之所以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与中国电动车出口量激增有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达到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将稳超100万辆。
而欧洲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已经从2018年的5.7%猛升至39.1%。
新能源汽车是入欧突破口
欧洲汽车市场十分成熟,对于汽车品牌的认知有着自己的“固执与偏见”。尽管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欧洲市场还未能占据主流,要实现突破,新能源汽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欧洲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非常成熟,但也是因为根基太过深厚,在新能源时代转型就更难、更慢,这同样给了中国品牌机会。
JATO Dynamics的研究显示,2015年以来,欧洲电动车平均售价从4.89万欧元上涨至5.58万欧元,美国从5.3万欧元上涨至6.39万欧元,而中国则从6.68万欧元下跌至3.18万欧元。
而自2019年至2022年短短3年时间,中国产纯电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就从0.5%猛增到14.7%。
雷诺董事长塞纳德用“中国风暴”形容中国对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影响。他坦承,中国目前的电动汽车产业和原材料供应链是多年投资的结果,欧洲要想达到这种水平,得耗资数十亿欧元。
中国品牌强势登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入欧,比亚迪则是其中的领跑者。而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再一次让欧洲人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冲击。
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被誉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在本次展览上,中国品牌占据“半壁江山”——近70家汽车整车企业和供应链科技公司参展。《财富》网站不禁感叹:欧洲最大的车展已“成为中国车展”。
在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展台规模超越奔驰,旗下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元PLUS、海豚、汉以及腾势D9六款车型亮相,吸引了大量关注。而这距离比亚迪(新能源)正式登陆欧洲,仅仅才过去一年。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近一年内已进入了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随着全球电动化不断加速,欧洲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比亚迪持续深耕欧洲市场,不断丰富其新能源车型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除了比亚迪,蔚来也于已经布局欧洲市场,率先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服务;小鹏则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国际版P7i和G9两款车型,并宣布于2024年进入德国。
显然这一连串举动,给欧洲带来巨大的压力。
写在最后
实际上为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欧盟同样推出不少优惠政策,多个国家均推出激励措施,包括购车现金补贴、税收减免以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补贴等等。
而冯德莱恩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一切归结于“巨额国家补贴”,就显得颇为可笑。真正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完整产业链带来的强大竞争力,以及不断技术革新的创造力。
据《走出去智库》分析,目前欧盟仅计划进行反补贴调查,但最终演化为反倾销、反补贴双重调查和征税的可能性极大。
一旦正式发起“双反”调查,中国企业大概有12-14个月安全窗口期,各种出口安排、业务调整、供应链优化都要尽可能在该窗口期内完成。一旦欧盟调查结束后决定开征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原本正常的出口业务就将实际承压,对于部分税率较高的企业来说,直接出口可能会被完全阻断。
今天,商务部已就欧盟反补贴调查做出回应。发言人称,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有关事态的后续发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解读。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MANU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第一电动网 作者:MANU,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版权所有©2007-2024 CNEV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汽车网所有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联系请扫码
新能源汽车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