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
  • 我要投诉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17786024250
新闻 > 行业 >买电车,最合适的永远是“下一辆”

买电车,最合适的永远是“下一辆”

作者/来源:汽车公社
2025-02-20 13:38:16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陈心南

2025年刚刚开始,中国车市便展现出它卷上加卷的一面。

从各家虎视眈眈的展现出接下来365天的推新计划,到由特斯拉引发的“五年免息”变相价格战,再到比亚迪气势汹汹的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热闹,真的太热闹了。

而作为上述一幕幕剧情的见证者,发现了一个略显扎心的现象:“所有积极发声的,好像都是带电的选手。反观传统燃油车,甚至已经慢慢沦落到几乎没人讨论的地步。虽然在实际销量端,它们还有利可图,但在消费认知端,被淘汰成为了既定事实。”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最近一段时间,身边不少友人都不约而同的抛来了一个类似问题,“2025年,你说究竟能买新能源车吗?”借用蔚来CEO李斌曾经那句火出圈的名言:“我不理解为什么还要买传统燃油车。”

是的,答案就是这般扎心与决绝。

因为,无论从产品力维度,还是价格维度,包括综合体验维度,以及使用成本维度,甚至品牌赋能维度,身处大部分细分板块,前者都实现了对于后者的碾压与吊打。即便此话一出,肯定又会引发巨大的争议,可事实已然变得无法逆转。

春节假期,返回了身处西北内陆的工业重镇甘肃兰州,当看到“绿牌”的能见度相较一年前又有翻倍的增长时,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述判断。

不过,理性客观的讲,眼下选择入手一辆新能源车,某种程度上同样是在冒险。相信大多读者都感到一头雾水,且听娓娓道来。

“背刺”将会成为常态

为什么说是在冒险?难道新能源车安全性还存痛点?还是某些技术层面仍不成熟?或者营销上有过分夸大的情况?

关于上述几点大可放心,并不是关键痛点。相比之下,一次又一次“背刺”,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就拿2024年为例,有太多的新能源车没有任何预兆,便出现了突然的官降;更有甚者,官方前脚辟谣,后脚就祭出“加配不加价”的焕新操作,并且还没有足够具有诚意的补偿措施;直营店与经销商,“知新卖旧”更是屡见不鲜。

最终,无处撒气的老车主们,只能通过“拉横幅”、“聚集维权”的方式泄愤,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等等党”。而今天文章的标题,渐渐成为了热度颇高的一句调侃与吐槽。

由此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何新能源车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形象?

根本还是由于,中国车市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骤变,随着厮杀的日趋激烈,大多数主机厂为了留在牌桌上,不得不通过“官降”或者产品一年一迭代、甚至半年一迭代的方式,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与号召力。

什么老车主的感受,什么舆论导向的批判,什么良心不良心的帽子,在血淋淋的生与死面前,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试图抓住更大的“新鲜蛋糕”,只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拼死一搏。

不吹不黑,如此残酷的鏖战,放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根本不会出现。

奈何,进入2025年以来,强度愈发拉满。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车“背刺”消费者,板上钉钉将会成为行业常态。

而对于持币观望的潜客来说,摆在眼前的路无外乎三条:要不就抱着“早买早享受的心态”,去积极拥抱电动化转型;要不就继续观望下去,延迟出手的节点;要不就彻底挥别新能源车,再次投入传统燃油车的怀抱。

反正如果是我,肯定选第一条。

另外,对于所有杀红了眼的主机厂来说,虽然明知道是在枉费口舌‌,但仍希望大家能在一边迫不得已“背刺”的同时,好好想一想该怎么合情合理的尽可能抚慰受伤的老车主们。

毕竟,太过不爱惜自身的羽毛,终究会有被反噬的一天。

当然,我也希望,所有主机厂能大大方方公布改款的具体节点,并针对现款推出诚意满满的促销政策,让大家根据预算量力而行。

一场“恶战”近在眼前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经历了2024年的爆炸性增长,2025年的新能源车又将迎来怎样的走势?”

参考乘联会不久前公布整个大盘、传统燃油车以及今天文章主角三部分的销量同比、环比成绩单,答案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继续高速上扬。”

因为,即便身处调整期的1月,新能源车抗压能力无疑也是最强的。而刚刚过去的一周,其零售渗透率重新迈过了50%大关。

为此,再次搬出文章开篇的那段观点:“无论从产品力维度,还是价格维度,包括综合体验维度,以及使用成本维度,甚至品牌赋能维度,身处大部分细分板块,新能源车都对于传统燃油车形成了碾压。”

而这也恰恰解释了,即便总是出现“背刺”的案例,可仍有越来越多的潜客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为爱触电”。

不可否认,羊群效应正在中国车市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尤其是经历了春节返乡这样的“全民大迁徙”,大批量的新能源车从沿海地区返回内陆地区,俨然又一次用实际行动上演了一堂“教育课”。

加之假期结束后,各家主机厂想尽办法的促销,对于消费心智的占领正变得愈发恐怖。而国家政策方面,同样继续着保驾护航。

气氛烘托至此,2025注定是新能源车当道的一年,也是所谓下单的好时机。当然,“买与不买”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大家自己手中。

而我想提醒的是,根据现有消息,针对今天文章主角的免征购置税,将会在年底彻底结束。接下来,一旦与传统燃油车公平公正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了外界因素的辅助,又会迎来怎样的发展局面,无疑充满了种种的未知。

留给新能源车的“狂欢”,并非无限充沛,一场“恶战”近在眼前,想象一下30万元的产品要额外多交3万元的税。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有点过于焦虑与担忧了。

一方面,国家政策是否会再次发生变化,尚未盖棺定论。另一方面,谁说丢掉“拐杖”的新能源车,就无法保持目前令人兴奋的增长率?

当然,眼下更值得关注的依旧是2025年,今天文章的主角将会以怎样一个姿态,朝着传统燃油车的纵深发起摧枯拉朽的猛攻。

迎来“渡江战役”之后,剧情又会怎样发展……

来源:汽车公社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转载自汽车公社,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删除,转载内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车网(www.chinanev.net)立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至:
最多可以输入140字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0)